尿液量大小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
尿大夫 2018-07-23

肾脏是人体每天最繁忙的器官之一,因为只要人体还有新陈代谢,肾脏就得保持活动,这也是肾脏经常劳累、出现病症的一大原因。

肾脏通常是通过排尿来调节维持人体体液平衡,因此,以尿量的多少为标准可以推断出机体肾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肾病类型、轻重和肾脏本身的损害程度等等。

人在正常条件下尿量和水分的摄入、散失(汗液、呕吐、腹泻等)有关,大部分人喝水多尿量就会多,可即便喝的少,也不会出现尿液的急剧减少。

一、少尿

尿量在400ml以上,1000ml以下的人,就属于少尿,低于100ml就属于尿闭或无尿。

二、多尿

临床上,正常人每天的尿液量应在1500ml—2000ml之间,如果24小时的尿液量超过了2500ml,这样的情况就属于多尿了。

很多人大量饮水、服用利尿药物以及特殊饮食之后会出现正常性尿量增多,但是在肾小管间质病变、糖尿病、慢性肾炎、急性肾衰多尿期等病理范围也会出现多尿症状。

三、尿崩

如果一个人24小时的尿液量达到了4000ml以上,这就属于医学上常说的尿崩。这种情况常见于肾性尿崩、垂体性尿崩、精神性尿崩等疾病。

在这里给大家重点介绍一种常见的急性尿闭(无尿)症状。这种情况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平时排尿基本正常,但是突发无尿或者点滴不通的人,就被成为急性尿闭。

1、输尿管结石

结石导致的完全性康路梗阻造成输尿管结石,进而出现急性尿闭。还有如果一侧肾脏发生梗阻,另一侧肾脏也会引发反射性梗阻而致尿闭。

2、肾脏病变

慢性肾盂肾炎、肾小球肾炎、毒性物质损害肾小管坏死等病,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而致尿闭。

3、重度脱水等

重度脱水、休克、大面积烧伤、大出血等疾病引起血容量减少,肾缺血而致肾动脉收缩,肾小球过滤下降而发生急性尿闭。

不要小看这一泡尿,它的一些异常真有可能关乎你的性命!